这类制品中有高档的玻璃、水晶制品,中低档有各种有机玻璃和透明塑料器皿等。这些被摄体的拍摄重点,一是要表现出透明体玲珑剔透的质感;二是要刻画出它们或俏丽优美的造型,或古奥拙朴的纹样。
产品摄影:光在透明体中传播,只有少量散射,这就使得它们在常态的角度下观察都会呈现为透明的,并不容易清澈。纯正地加以刻画透明体的质感表现的关键。在以下几点:投射光的入射角越小,反射的光越多,它的反光产生耀斑;光在穿透不同透明介质时会改变方向,产生折射;以切向光照射弯曲表面,边缘部分是不透光的,会呈现黑色或深暗的轮廓线。
根据以下诸项,对玻璃的质感表现需要区别于其他类别的照明处理。布光时一般主光都较单纯,光的强、弱、硬、柔决定被摄体的明暗反差,轮廓线的清晰,纹样的明暗交替,耀斑的显隐。
不论玻璃制品的造型如何,它们光滑的表面对周围环境,尤其是对光亮的反映十分明暗。所以在拍摄时对被摄体与环境一定要隔离。摄影棚最好全部遮暗,任何漏光的缝隙都可能在玻璃体表面形成耀斑。
玻璃体在表现时,通常有暗线条、两线条及主体三种表现。
暗线条表现
透明玻璃体的暗线条表现主要利用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作用形成。
暗线条表现的重要特征是将玻璃器皿的轮廓刻画为深暗的线条。这样布光的先决条件是一定要将背景处理成明亮色调。布光时,被摄体与背景之间要留有足够距离,另外主光又几乎都不作直接照明。
背景多用连底背景,为的消除垂直面和水平面部愉快的交线。背景材质又可以分为半透明和不透明两种。前者多从背景后面用泛光灯或聚光灯照明,经背景将光散射后再照射被摄体。应当注意的是,这种直射光决不能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。这两种照明法都可以在被摄体的边缘形成深暗的线条。线条的粗细取决于被摄体的壁厚。
改变反光面积和强度可以控制影像的反差,这是因为它取决于相对被摄体表面光域的直径。光域越小、越强,反差就越大。有时为了避免背景的水平部分难以布光,可以使用半透明连底背景或台架,从下方给予适当照明,但应注意此光决不能强到干扰黑线条的表现的程度。
在使用基本照明方式时,如果感到被摄体正面需要补光,可以使用反光板或扩散后的软光。
当感到被摄体两侧轮廓不够深暗时,补救的办法是用黑纸设置在背景垂直部分的两侧,用来将黑调映在器皿边缘,调节、强化层次。如感到黑纸条设置不便,可以将黑纸卷成圆筒形状,则可以前后左右自由移动。
黑线条表现,有时器皿的部分边缘可能会出现明线,使之不易从亮背景中跳出来,或是说这部分明线会与背景的明暗合并不能区别。逢此时,可以用墨小心地在这边缘部描一条细线,则可隔离被摄体与背景。只是做工要细,要以假乱真,不要露出破绽。
暗线条表现有体积感,重量感,且有高调效果,其明暗反差主要决定于照明的亮度。
亮线条表现
两线条是利用光在透明介质表面的反射现象来加以表现。玻璃体的亮线条表现无疑背景一定要深暗,乃至黑,方可托显出器皿明亮的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