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摄影最应该掌握的拍摄技法

1.寻找画面中的视觉平衡

 

平衡是画面张力的一种表现,平衡是对立的物体相协调的关系。如果画面中一边重,一边轻,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。人的视觉总是会设法寻找某种张力的平衡力。摄影中的平衡均衡有疏有密,有虚有实,从整体的平衡中表现画面的唯美。

平衡是摄影产生稳定感的因素。但是平衡不等于平均,所以绝对的对称是忌讳的,那会使画面变得呆板,只能产生机械的不自然的感觉。

 

2.不要一味的追求大而全

 

我们知道拍摄距离越近,拍摄物体表现越具体和详细,这样会让人感觉越熟悉;相反,拍摄距离越远,拍摄主体越遥远,但拍摄环境交代的越清楚。

大而全的场景可以交代画面的很多内容。但是内容多了,干扰也会变多,很多时候会让画面效果适得其反,缺少真正要表现的主体。而且,简单的拍摄大而全的画面,很多时候会让画面显得单调,一定要学会对不必要的画面元素要学会舍弃,没必要将所有看到的内容都塞进相片里。

在平常拍摄中,我们也可以通过特写的拍摄方式,通过明显特征,观众就可以辨认出拍摄对象的全貌。

 

3.根据拍摄内容,安排相片里的元素

 

构图是为突出场景,而场景服务于主体,画面的主体衬托主题。构图就是元素之间的排列组合关系,如果你掌握不好安排画面元素位置,可以遵循“少即是多”的原则,让画面减少过多元素的出现,这样做不会让相片出错。

首先,我们要清楚什么是画面的元素。举个例子:比如这张大场景的建筑人像,整个人就是画面里的元素之一。

 

相同的事物,不同的元素安排方式,呈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。

 

4.手机倒置拍摄,让画面更有趣

 

视觉认知让我们很容易局限在真实的世界,但创意的拍摄可以制造与现实世界不一样的打开方式。在遇到一些反光场景如水面,玻璃,橱窗等,可以多留心一点,说不定可以拍出惊艳的相片。

 

手机的镜头只有指甲盖那么小,而且距离手机边缘很近,因此可以触及相机到不了的场景。通过将手机倒置的方式,无限接近地面,将熟悉的场景拍出梦幻,神秘的感觉。

 

 

5.留意生活反射的工具和场景,构建镜面效果

 

反射在手机摄影中很常见,但却很容易忽视。一个普通场景通过构建反射让画面变得抽象,立体起来。利用玻璃、水面、镜子等反射面进行创作,有时候可以让你拍出创意满满的照片。可以尝试在反射场景中可以制造动感,比如吹过的微风,或者溅起的水面波纹,让画面多一些不平衡感。

 

在明暗反差较大的反射场景时,需注意光线的正常曝光,可以优先选择对中间的过渡区域测光。

 

 

6.不去盲目按快门,寻找生活中能拍出好相片的场景

 

当我用手机拍了很久之后会发现,拍摄的题材和场景在拍摄中是最重要的。就好比你拿着手机在西藏随便拍几张都可以做手机壁纸,但是你拿着相机在广场拍跳广场舞的大妈,那肯定前者更容易出大片。以拍摄人文纪实的相片为例,如果一个地方本来就没有保留多少的人文气息的话,即便你的摄影功底再厉害,也捕捉不到想要的画面。

生活中其实有很多适合拍照的场景,比如围和感很强的街道,光影散落的树林,极简风格的美术馆,几何感极强的机场,大面积色块的墙壁。这些都是很适合拍照,但不容易被发现的场景。

 

 

 

返回列表

相关资讯

 
QQ在线咨询
售前咨询热线
13538239076
售后服务热线
13538239076
返回顶部